芳草地报纸第一期(4)
【发布时间】:2006-04-23
对联“改变”命运
徐铁猊
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到大陆访问,在他们的行程中,可以发现一个有趣之处,就是连宋二位先生都对对联情有所钟。其中连战的“游秦冢而悯万民,跨海峡为创双赢”和宋楚瑜的“炎黄子孙不忘本,两岸兄弟一家亲”等等都给人留下特别印象。想必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,要不怎么引得网民们技痒,在搜狐网上搞起了叙亲情、盼统一的对联接龙。小小对联竟对海峡两岸的沟通与了解发挥作用,这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。
中国的对联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传说第一副对联是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所撰:
新年纳余庆
佳节号长春
那一年是后蜀广政二十七年,公元964年。也就在那一年,宋太祖发兵把后蜀灭了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派去接管成都的知府恰好姓吕名余庆,而宋太祖赵匡胤诞生那天是个节日,这个节也恰好叫长春。看来孟昶真是乌鸦嘴,一副对联招来这二位,把个皇位也搞丢了。
最喜欢对联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。听说有一次在南京,他下令过年时全城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。大年夜他到城里巡视,看见一家门上没贴。一问,原来那家是个屠户,会杀猪会劁猪,就是不会写字。朱元璋一听情有可原,自己提笔写了一副给屠户:
双手劈开生死路
一刀斩断是非根
第二天夜里他又来查看,发现还是没贴。再一问,原来屠户一家把这副御书的对联恭恭敬敬供在了堂上。朱元璋大喜,赏赐有加。屠户有了钱,再不干杀猪营生了。
朱元璋举事以前,一次在大雪中遇到一位叫葛恩的地方官吏。朱元璋问葛恩为何冒雪外出,葛恩答道:“百姓缺衣少穿,不知何以御寒。放心不下,特地出来看看。”朱元璋见他关心百姓疾苦,便想结为知交,于是口出一联相试探:“天寒地冻,水无一点不成冰。”葛恩听出是个拆字联,想了想之后也用拆字联相对:“国乱民愁,王不出头谁作主?”句中颇有些意味。朱元璋一听暗喜,遂相邀共举大事。
除了亡国的、改行的、相邀入伙的,还有因对联而升官的。还是朱元璋。说是有一天朱元璋微服游多宝寺,见幢幡上尽写多宝如来佛号,便对随从说:“寺名多宝,有许多多宝如来?”在场学士江怀素闻言,知道皇上对联瘾又犯了,随即对上一句:“国号大明,无更大大明皇帝。”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,兴头上把屁精江怀素提拔做了吏部侍郎。
再说个对联招亲的事。
熊希龄,中国共和制度之初的一位内阁总理,幼时便有神童之称。十二岁中秀才,二十二岁点翰林,二十四岁中进士授庶吉士,三十五岁即成为清末考察欧美宪政的重要成员之一。熊希龄是湘西凤凰城人。十九岁时,他到沅州求学。沅州太守朱其懿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叫朱其慧,才貌双全,待字闺中。朱太守欲以联试才择偶,在府中亭柱上题联:“种数盆花,探春秋消息;”邀全州秀士作对。熊希龄对之以“蓄一池水,测天地盈亏”而拔头筹,遂与朱其慧喜结良缘。
还有因对联而得钱的。
清朝末年,广州某女写了一副挽夫联登在报上:
撒手又何悲,数十年贫病交加,纵我留君生亦苦
贱躯何足惜,八千里翁姑未殡,因君累我死犹难
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见而赏葬礼白银千两。即便张大人有作秀之嫌,但终为难得善举。
上世纪三十年代,清华大学还闹过一段对联公案。1932年,清华大学中文系国文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,入学考生试题是“孙行者”、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等;二三年级转学生是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”等;研究生是“墨西哥”。出题之人是国学大师陈寅恪。当时对出下联人少而又少,对出来的也有不少驴唇不对马嘴,如“孙行者”有径对“猪八戒”的。结果此举招致广泛非议,迫使陈寅恪在《清华暑期周刊》上发表《答记者问》,又撰《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》阐述其理由。事实上寅恪先生拟有答案,比如“孙行者”的答案是“胡适之”。另外也不是都对不上来,就有学生“孙行者”对以“祖冲之”而令陈寅恪赞赏不已。当时的考生、现今北大教授周祖谟和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张政烺对的都是“胡适之”。考试对前途的影响力众所周知,或沉或浮,不知当时有多少人因这几个对子而真的改变了命运。
其实威力最大的对联还是文革初期的那副:
老子英雄儿好汉
老子反动儿混蛋
在当时,曾经有那么多人的命运甚至生命都为这副所谓对联所掌握,真是人类历史上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。多年来有不少人对此进行过研究,笔者也曾萌生此意。这是专论,在这儿就不多说了。
再说个有意思的。我家西坝河附近有个饭馆,装潢讲究。棕色门柱上,金字刻着一副对联(姑且算作对联):
何必远去长沙
在此豪吃王八
就餐的人最好别多琢磨,越琢磨会越觉得自己是王八,不信就试试。饭馆没两年就黄了,是不是对联闹的不好说。如果是,那还真算一个因为对联把买卖耽误了的。
总觉得拿这么粗鄙的东西结尾实在对不起大家,来一个高点儿的调整调整。也是饭馆,老鸿宾楼:
鸿雪有因缘,屡次登楼寻旧座
宾客多俊彦,几番治席款新知
2005.5.13